网上科普有关“是炒菜还是煮菜丢失营养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是炒菜还是煮菜丢失营养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果说,健康的食物=幸福的生活,那么要吃出健康 ,首先就应该归功于家庭餐桌,从食物的采购开始,加工、清洗、制作和储存的各个阶段 ,无不关系着全家人的健康 。经过您一番忙呵,端出可口菜肴时,却不知在烹调前和过程中 ,有些营养已经悄悄溜走了?
重要信息播报
时间流逝使蔬菜 、水果中营养物质含量下降的幅度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从180毫克下降到零!由于货源地较远,某些超市出售的橙子在运到超市时就已经不含维生素C了。
并非所有的食品都能放冰箱里保存,现榨取的蔬菜汁、果汁更纯粹 ,更有利于健康,但是,却不能放冰箱中过夜保存,果蔬汁中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C 、维生素A便会因氧化而遭到严重破坏而失去营养。
趁着食物还新鲜就赶紧吃了吧 ,让营养和美味同步进入你的口吧!
一、烹调前准备过程中营养素的流失
烹调前的准备阶段一般分为采购、加工 、储存几个阶段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在这几个阶段中营养是怎么“走失 ”的!
1.采购阶段
精细粮受优待
生活质量提高了,追求味觉享受成为人们生活一乐事。精米、精面成了一日三餐的主角。岂不知经过道道工序、层层加工成的精米 、精面以及精制糖,至少会流失10%的营养物质 。另外 ,B族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等大都存在于种子的外壳及胚芽内,加工程度的提高,口感好了 ,但损失的营养素愈多,其营养价值也就愈低。
专家给我们做了这样的对比:精白面粉与全麦粉相比,损失了98%铬 、86%锰、85%镁、78%锌、76%铁 、68%铜、60%钙等营养素。通常100千克稻谷中辗出60?68千克精白米 ,比辗出的普通米少得多,同时损失了16%蛋白质、65%脂肪 、77%维生素B1、80%维生素B2、81%维生素B3 、71%维生素B6、86%维生素E、50%泛酸 、67%叶酸,钙、铁、维生素等几乎全部损失 。
常吃这类精细的食品 ,会因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而患上便秘和脚气。所以在选购粮食时,尽量少选精米 、精面,多选购五谷杂粮。
2.清洗加工阶段
扔叶太可惜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所吃的菜肴也愈来愈讲究了 。“只吃心儿 ,不要叶”成了一些人的吃菜习惯,对营养丰富的蔬菜外皮(如白菜外皮)、甚至绿叶(芹菜叶、笋叶,甚至油菜叶),统统扔掉 ,殊不知蔬菜的外皮和叶中的含钙量要明显地高于菜芯。
专家坦言:莴笋尾部中的胡萝卜素及钙含量比茎部要高5.4倍,它们都是上等的菜肴。
淘洗应适量
有些人认为,淘米不淘个三五遍 ,不使劲揉搓,就不能把米淘干净。专家告诉我们,淘米次数不可过多 ,一般用清水淘洗两遍即可,更不要使劲揉搓,因为每淘洗一次 ,其中的硫胺素要损失31%以上,核黄素要损失25%左右,无机盐约损失70%,蛋白质损失16% ,脂肪损失43%;同时要减少浸泡时间,以防止营养素的丢失 。
先洗菜后切菜
蔬菜宜先洗后切,且要在烹调之前“现”切 ,不要切后再洗!蔬菜先洗后切与切后再洗,其营养差别很大!以新鲜绿叶蔬菜为例,在洗切后马上测其维生素C损失率为0?1%;切后浸泡10分钟会损失16%?18.5% ,切后浸泡30分钟则维生素会损失30%以上。切菜时一般也不宜太碎,可用手拉断者,尽量少用刀 ,因为铁会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
汤液不可丢
维生素、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会溶于烹制的汤中,菜汤 、肉汤、面汤以及捞米饭的米汤都应当食用,不可废弃 。比如:作饺子或包子馅时 ,往往要把剁好的菜叶里的水分挤出来一些,这些菜汁里也含有丰富的营养,所以应注意尽量不挤水或少挤,或者用挤出来的菜汁调肉馅。
3.储存阶段
疯狂采购:NO!
许多“懒人 ” ,总是以工作太忙、加班太多为由,图省事,利用星期天将一星期吃的食品全部买回来 ,存入冰箱,认为不管什么食品,只要一放进电冰箱 ,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一切都OK了!什么时候吃营养都一样,都不会有过期之忧。其实不然!
专家分析:食物储藏的时间越长 ,接触气体和光照的面积越大,一些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A 、维生素C和维素E的损失就越大 。冷冻食物虽能很好的保存其中的营养物质 ,但我们买到家的冷冻食物已在超市中储藏了一段时间,再在家里存一个星期,等到你取出食用时,食物中原有的维生素将会所剩无几了。任何食物都有保鲜期 ,冷冻食物最多保存3个月。以鱼为例:有研究表明,将鱼放在零下18℃保存3个月,鱼中所含营养素的损失非常明显 ,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E,大概会损失20%~30% 。
反复解冻:NO!
很多主妇将一大块冻肉化冻后,将切剩下的肉重又放入冰箱冷冻 ,认为这样还可以长时间保鲜。其实,这是错误的。有人为了加快化冻速度,用热水冲洗冻肉 ,这样做更是不对的 。反复冷冻的鱼和肉会导致营养物质的流失和影响肉的味道。一般保鲜应采用“速冻缓化”的原则,即快速冷冻、缓慢化冻(4?8℃)。
现吃现买:OK!
蔬菜要现吃现买,而且要吃多少买多少。新采摘的绿叶蔬菜 ,每放置一天,所含维生素就会减少10%左右,其他营养物质也有所减少 。因此,蔬菜应现买现吃 ,不宜一次买得很多或放置几天才吃完。比如保存在未封闭容器中的菠菜每天会损失掉10%的维生素C。刚采摘的菠菜在20℃室温条件下存放4天后,叶酸的水平可下降50% 。即使将菠菜放入冰箱,温度控制在4℃左右 ,存放8天后叶酸同样会下降50%。所以菠菜最好只买够1~2天吃的即可。
水果就要买当季的、时令的 、新鲜的并尽快食用!最好是现买现吃!最不明智的做法就是购买从世界另一端经过长途跋涉运输来的水果,然后在冰箱里放好几天之后才想起来吃!
二、在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流失
不吃捞米饭
南方一些地区喜欢吃捞米饭(将米饭煮至一半时,将米捞出蒸熟 ,而把米汤弃之不食),这是很不好的 。捞米蒸饭会损失大量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所以尽量不要吃捞米饭。
熬粥不要放碱
常有人在煮白米粥时放碱 ,这样煮出的粥既省时,又粘稠好吃。但是,这样一来就加速了米(大米、小米)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破坏 ,维生素B1本来就怕热,又是中国人极易缺乏的维生素 。维生素B1被称为精神营养素,缺乏时不但使人易患脚气病和便秘,还会产生疲倦 、健忘、焦虑不安等症状 ,长期不足还会影响到心脏及肌肉的功能。因此,在煮饭、熬粥 、煮豆、炒菜时都不宜放碱,只有在煮玉米面(楂)粥、玉米糊、窝窝头时 ,可加少量碱。因为玉米中多为结合型烟酸,不被人体吸收利用 。长期食用很可能患上糙皮病 、皮炎、腹泻和痴呆、皮肤粗糙及生皱纹等。只有加碱才能使结合型烟酸变成游离型烟酸,为人体所吸收利用。
温度 、空气、时间
任何形式的加热都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般来说 ,多叶蔬菜在加热过程中会损失20%~70%的营养物质 。烧煮过度会使许多维生素遭到破坏。因此,蒸煮食物应当熟即止火,不可蒸煮过久,尽可能避免对食物进行煎炸并避免食用烤糊或烘焦的食物。煎炸会增加对维生素A、C和E的破坏 ,进而会破坏体内的抗氧化剂 。加热的时间 、温度和接触空气等因素,都将影响着营养素的保存。如将胡萝卜切成片,用油炒6?12分钟 ,胡萝卜素保存率为79%;若将胡萝卜切成块加调味品,炖20?30分钟,胡萝卜素的保存率为93%;若将胡萝卜切成块加调味品,加肉后用压力锅炖15?20分钟 ,胡萝卜素的保存率高于97%。可见,尽量减少胡萝卜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可以提高胡萝卜素的保存率 。
急火快炒、适当加醋
炒菜时要急火快炒 ,避免长时间炖煮,而且要盖好锅盖,防止溶于水的维生素随蒸气跑掉。炒菜时应尽量不加或少加水 ,煮菜时应先将水烧开,然后再放菜。烹调菜肴时适当加点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 ,而且可以防止维生素遭到破坏 。另外,加工带有骨头的动物性食品适当加些醋,可使动物骨肉中的钙质溶解出来 ,使进餐者能吸收更多的钙质。炖炒菜时适当加点醋,既可调味,又可保护维生素C少受损失。肉食烹调前,采取上浆的措施 ,利用淀粉中谷胱甘肽对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既可减少营养素的流失,又可改善口感 。
茄子心儿变色就是坏了吗?
以前写了很多南方和北方人之间的差距很大 ,今天不说别的,只说北方和南方两种人对吃蔬菜有很大的区别,流传最广当然是北方人喜欢吃生蔬菜 ,南方人喜欢吃熟菜,当然这不是绝对,只是相对 ,你们想知道原因吗?
为什么北方人爱吃生蔬菜,南方人都吃熟菜?你们想知道原因吗?北方人一年四季温差很大,夏天热得要命 ,冬天冷得要命,而且冷的天气要占半年,也就是半年内都十分寒冷,冬天有很多菜都无法种 ,所以只好大量采购不易腐烂的蔬菜,如土豆、萝卜 、白菜,他们要过一个冬天就要采购两三千斤 ,基本上冬天都是吃这些蔬菜。为什么北方人爱吃生蔬菜,南方人都吃熟菜?你们想知道原因吗?
北方人很多都是从闯关东过来的,他们延续了这个传统 ,北方人很多都是农村走出来,即使在城里长大的人,往上推三代大多也有从田间地里劳作的经历 ,特别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经历,他们把吃生蔬菜这种传统延续下来。为什么北方人爱吃生蔬菜,南方人都吃熟菜?你们想知道原因吗?当然北方人吃生蔬菜与环境有关 ,东北地广人稀,种庄稼的地与家里相距很远,中午只能在地里吃饭,一般人带主食和大酱 ,在田间拔一点蔬菜拌大酱吃,这样习惯就成自然,吃生菜也就很普遍。
为什么北方人爱吃生蔬菜 ,南方人都吃熟菜?你们想知道原因吗?南方大部分天气比较燥热,如果经常吃生菜,人的胃子肯定受不了 ,而且生菜在燥热的天气更容易腐烂,如果不采用高温杀毒,很容易生病 ,这与北方的天气不一样,北方寒冷的天气就是天然杀毒,南方只有把菜煮熟才能杀毒 ,你们明白南方人喜欢吃熟菜,北方人喜欢吃生菜的原因吗?
为啥我家的胡萝卜心儿是绿色的?今天一切胡萝卜,发现心儿是绿色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吃啊?
茄子心儿变色就是坏了 ,茄子正常情况下是白色的 。
1、茄子是用化学物催熟的,所以外面是好的,里面坏的;
2、茄子在保鲜时间太长 ,失去了营养价值。
茄子形态特征
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 ,叶柄及花梗均被6-8-(10)分枝,平贴或具短柄的星状绒毛,小枝多为紫色(野生的往往有皮刺) ,渐老则毛被逐渐脱落。
叶大,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8-18厘米或更长 ,宽5-11厘米或更宽,先端钝,基部不相等,边缘浅波状或深波状圆裂 ,上面被3-7-(8)分枝短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下面密被7-8分枝较长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侧脉每边4-5条 ,在上面疏被星状绒毛,在下面则较密,中脉的毛被与侧脉的相同(野生种的中脉及侧脉在两面均具小皮刺) ,叶柄长约2-4.5厘米(野生的具皮刺) 。
能孕花单生,花柄长约1-1.8厘米,毛被较密 ,花后常下垂,不孕花蝎尾状与能孕花并出;萼近钟形,直径约2.5厘米或稍大 ,外面密被与花梗相似的星状绒毛及小皮刺,皮刺长约3毫米,萼裂片披针形,先端锐尖 ,内面疏被星状绒毛,花冠辐状,外面星状毛被较密 ,内面仅裂片先端疏被星状绒毛,花冠筒长约2毫米,冠檐长约2.1厘米 ,裂片三角形,长约1厘米;花丝长约2.5毫米,花药长约7.5毫米;子房圆形 ,顶端密被星状毛,花柱长4-7毫米,中部以下被星状绒毛 ,柱头浅裂。
本种因经长期栽培而变异极大,花的颜色及花的各部数目均有出入,一般有白花,紫花 ,5-6-7数。
果的形状大小变异极大 。果的形状有长或圆,颜色有白 、红、紫等。
茄子,又称"茄" ,别称"落苏",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蔬菜。江浙皖部分地区人称为落苏 ,两广人称为矮瓜,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为多年生 。其结出的果实可食用 ,颜色多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绿色或白色品种,形状上也有圆形、椭圆、梨形等各种。
1 、可以食用的。绿色部分是胡萝卜茎部营养没有长完全 。
2、另外 ,胡萝卜几乎是不打农药的,还算比较安全的高营养价值的食物。
3、应该说是无公害的,因为绿色食品的标准是非常严格的,正常的蔬菜都叫无公害蔬菜。具体是不是绿色或者无公害的 ,还要看检测指标和种植方式等是否符合无公害或者绿色蔬菜标准。
关于“是炒菜还是煮菜丢失营养多”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孝娜]投稿,不代表微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kokqq.com/cshi/202505-45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微乐号的签约作者“孝娜”!
希望本篇文章《是炒菜还是煮菜丢失营养多》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微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是炒菜还是煮菜丢失营养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是炒菜还是煮菜丢失营养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