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天庭天仙都有哪些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天庭天仙都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神 仙 的 等 级 依 照 不 同 的 标 准 可 以 作 不 同 的 划 分。 一 般 说 来 , 其 划 分 成 的 等 级 有 以 下 几 种 。 《 神 仙 传 》 区 分 仙 有 九 品 : 第 一 上 仙 ,第 二 次 仙 , 第 三 太 上 真 人 , 第 四 飞 天 真 人 , 第 五 灵 仙 , 第 六 真 人 , 第 七 灵 人 , 第 八飞 仙 , 第 九 仙 人 。 《 抱 朴 子 内 篇 . 论 仙 》 分 天 仙 、 地 仙 和 尸 解 仙 ( 先 死 , 再 蜕 变 成仙 人 , 一 般 认 为 是 仙 之 下 者 , 远 不 及 白 日 飞 升 直 接 成 仙 ) 。 王 重 阳 等 内 丹 家 常 将 仙分 成 天 仙 、 地 仙 、 人 仙 、 神 仙 和 鬼 仙 五 个 级 别 。 一 般 说 来 , 学 道 者 的 最 高 追 求 是 升至 最 高 尊 神 元 始 天 尊 所 居 的 大 罗 天 成 大 罗 金 仙 。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 ,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 ,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 | 顺风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电母(金光圣母) |
风伯 | 雨师 | 游奕灵官 | 翊圣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
赤脚大仙 | 广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 | 玉兔 | 玉蟾 | 吴刚 | 天蓬元帅 |
天佑元帅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钗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阴星君 |
太阳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吒 | 木吒(行者惠岸) |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 | 巨灵神 |
月老 | 左辅右弼 | 二郎神杨戬 |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 萨真人 |
紫阳真人(张伯端) | 文昌帝君 | 天聋 | 地哑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 、持国天王、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黄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时神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 ,号许旌阳) 、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
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 、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
黄河 | 长江 | 淮河 | 济水河神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
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 温琼 ,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 关羽 。
五方谒谛:金光揭谛 、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 、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
儿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东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为阴神玉女 | 丁卯神司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 丁丑神赵子玉 |
六甲为阳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长 |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狮驼国》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斗七星君为北斗星君的另一个称号:天枢、天璇、天玑
、天权 、玉衡、开阳、摇光 。
"天枢 、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 ,后三星组成斗柄,称"杓")
八仙:
铁拐李 、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 、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张果老
增长天王手下八将: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
刘俊、荀雷吉、庞煜 、毕宗远;
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 、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 | 木星 | 水星 | 火星 | 土星 |
罗睺(蚀星) | 计都星 | 紫炁星 | 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 、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 、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 、奎木狼、
娄金狗、胃土彘 、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 、参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 、翼火蛇、轸水蚓。
三十六天将
蒋光 | 钟英 | 金游 | 殷郊 | 庞煜 | 刘吉 | 关羽 |
马胜 | 温琼 | 王善 | 康应 | 朱彦 | 吕魁
方角 | 耿通 | 邓伯温 | 辛汉臣 | 张元伯 | 陶元信 |
荀雷吉 | 毕宗远 | 赵公明 | 吴明远 | 李青天 | 梅天顺 |
熊光显 | 石远信 | 孔雷结 | 陈元远 | 林大华 | 周青远 |
纪雷刚 | 崔志旭 | 江飞捷 | 贺天祥 | 高克
(三十六天将的版本是最多 ,以上仅供参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为东华帝君,估计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莱三仙:
福禄寿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说是西汉杨成 ,又一说中是唐阳城
财神赵公明、(一说比干范蠡为文财神);
寿星南极仙翁,女寿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玄武元帅。
龟蛇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 、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小张太子与五大神龙
黎山老母、镇元子
龙王:东海龙王敖广 | 南海龙王敖钦 | 西海龙王敖闰 | 北海龙王敖顺 | 井海王
神霄派诸神
紫微北极大帝
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为道教虚构) ,玉清真王与神霄八帝合起来又称为神霄九宸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帝) 、九天雷祖大帝等 。
(太乙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 、可韩真君、采访真君)
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 、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 、
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雷霆泰省 、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极四圣:
天蓬元帅(猪八戒) 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 、
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帅
翊圣元帅
玄武元帅 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阴曹地府
北阴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 ,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 、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 ,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罗酆六天以下为宫名,六天为守宫神)
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 、明晨耐犯武城天宫、
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 、敢司连宛屡天宫
地藏菩萨
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 、阎罗王、
平等王、泰山王 、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其这将 、臣:
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 、牛头马面、孟婆神、
上古神话诸神
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 ,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早于盘古
而生。
创世神
天吴 、毕方、据比、竖亥、烛阴 、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
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黄帝时代的诸神
陆吾、英招、离珠 、金甲神(此神应是其它神的一种化身说,根据他我虚拟了
狮驼国中的金甲雷神)
蚩尤、风伯雨师、赤松子 、力牧、神皇、风后 、应龙、魃、夸父 、大力神夸娥氏、
大庭氏、五龙氏
炎帝 ,又称为神农氏
炎帝的女儿
女娃(后化身精卫鸟)
瑶姬,在《狮驼国》中又名婉华仙子。
还有一个小女儿,其名不可考 ,(拙著《狮驼国》中为炎天圣母)
少昊母为皇娥、长子春神句芒 、次子秋神蓐收
颛顼的后代
四子:虐鬼、魍魉、送穷鬼 、梼杌
后代:老童、太子长琴、黎 、重、彭祖(孙)
帝俊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间妻子(省略)
女丑 、羿
鲧 妻:女喜 。
尧 又名:放勋, 妻女皇;
舜 姓姚,名重华 ,妻娥皇,女英;
禹,父鲧 ,妻"女娇",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别是伏羲、神农与女娲。
五帝:
通常指 黄帝 | 颛顼 | 帝俊 | 尧 | 舜
其它--后天著名仙真表
房中之祖--彭祖 | 纵横始祖--鬼谷子 | 文始真人--尹喜 | 南华真人--庄子
求仙使者--徐福 |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 | 万古丹王--魏伯阳 | 太极真人--刘安
诙谐岁星--东方朔 | 太平教主--于吉 | 役使鬼神--费长房 | 竹林狂士--嵇康
水府仙伯--郭璞 | 净明教主--许逊 | 蓬莱(都)水监--陶弘景 | 天师--寇谦之
情仙--裴航 | 扶摇子--陈抟 | 显化真人--张三丰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 、广宁子郝大通、
清净散人孙不二、长生子刘处玄、长真子谭处端 、丹阳子马钰)
其它--民间神灵不完全列表
天妃娘娘 | 城隍 | 土地神 | 门神 秦叔宝、尉迟敬德
床神(又分床公床母 ,前者又称"九天监生明素真君",后者又称"九天卫房圣母天君")
喜神 | 厕神紫姑 | 石敢当 | 小儿神项橐 | 朱天大帝崇帧 | 茶神陆羽 |
花神 | 染织二圣梅、葛 | 酒神杜康 | 土工祖师神鲁班 | 纺织神黄道婆 |
蚕神马头娘(山海经载为西陵氏,嫘祖) | 狱神皋陶 | 梨园神唐明皇
马神 | 青蛙神白玉蟾 | 驱蝗神刘猛(取猛将军之意) | 蛇王施相公(施全) |
痘神张帅 | 农神后稷
瘟神:又称五鬼或五方力士,人间又有称五瘟 ,其中春瘟张元伯 、夏瘟刘元达、
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 、总管中瘟史文业。
窑神太上老君 | 贼神时迁 | 穷神 | **神管仲 | 武穆王岳飞 | 周公、桃花女 |
欢喜神和合二仙寒山、拾得
纯本书虚构主要仙魔表
太古猿君 | 魔佛老人 | 千面天妖 | 地心古龙 | 圣手仙王 | 圣手文王 |
天罗王(道教中为三清的一种化身)
乾坤大仙 | 颠倒老祖 | 穹天老祖 | 先天老祖 | 无极老祖 | 无为老祖 |
霹雳老祖 | 藤祖 | 幻仙子 | 清弥天诸神 | 阴阳法王
毒龙山千毒沼沼底---蟒神(有双翼)| 南海深处一千里以下的---海皇(章鱼怪);
兽帝(九蛇头加龟背)(九婴与相柳借天地交合之气所造怪物)
霸王(长白山天池的箭恐龙) | 天子梼杌(颛顼之子,住在北方玄冰宫)|
不坏林王狻猊(住在南方热带密林中,身坚胜铁 ,刀枪不入)
平天大圣牛魔王 | 覆海大圣蛟魔王 | 移山大圣狮驼王 | 驱神大圣野象王 |
浑天大圣鹏魔王 | 通风大圣弥猴王 | 齐天大圣美猴王
西天灵山仙佛表
三世佛:南无过去 、现在、未来 注:通常三世佛分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 。
竖三世佛:
过去佛的燃灯上古佛,加上现在世的释迦佛(原名:悉达多),以及未来
世的弥勒佛
横三世佛:
中间是释迦牟尼佛 ,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
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 ,两旁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因都有如来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这个名词.西游原著里,提
及了南无过去现在未来佛 ,本书中称之为三世佛。)
四大金刚: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
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
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
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五方佛:
东方不动(身)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
八菩萨:
观音菩萨、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
灵吉菩萨、大势至菩萨 、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十大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 | 目犍连神通第一 | 阿难陀多闻第一 | 优波离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 大迦叶头陀第一 | 富楼那说法第一 | 迦旃延论议第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 | 须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罗汉:
托塔罗汉 | 探手罗汉 | 过江罗汉 | 芭蕉罗汉 | 静座罗汉 |
骑象罗汉 | 看门罗汉 | 降龙罗汉 | 举钵罗汉 | 布袋罗汉 |
长眉罗汉 | 开心罗汉 | 喜庆罗汉 | 挖耳罗汉 | 笑狮罗汉 |
伏虎罗汉 | 沉思罗汉 | 骑鹿罗汉 |
十八伽蓝
美音 | 梵音 | 天鼓 | 叹妙 | 叹美 | 摩妙 | 雷音 | 师子 | 妙叹
梵响 | 人音 | 佛奴 | 颂德 | 广目 | 妙眼 | 彻听 | 彻视 | 遍视
二十诸天:
日天(又名日宫天子)| 大梵天 | 多闻天 | 金刚密迹 | 鬼子母神;
月天 (又名月宫天子) | 帝释天 | 持国天 | 大自在天 | 摩利支天;
(大)辩才天 | (大)功德天 | 增长天 | 散脂大将 | 婆竭龙王;
韦驮天(战神塞犍陀) | 坚牢地神 | 广目天 | 菩提树神 | 阎摩罗王。
其它:
金顶大仙、阿傩 、伽叶。
婆罗门教诸神
佛祖摩诃婆罗佛与婆罗三世佛(此四佛全部为虚构、以下人名为与如来有关的仙、人)
频婆娑 、阿罗蓝、郁陀、提婆达多
主要大神:大梵天 、湿婆楼陀罗、雪山女神杜尔迦、群主
婆罗八部(婆罗门天龙八部)-(婆罗八部为虚构,以下诸神为印度创世诸神)
水神伐楼那 | 土神陀湿多 | 风神伐由 | 日神苏里耶 | 天帝因陀罗
道神普善 | 保护神毗湿奴 | 阿修罗:底提耶与檀那婆 | 火神婆由 。
商朝纣王统治时期历史
位于距周原30公里的周公庙遗址,难道就是学者们多年苦苦寻觅的周王陵所在?
在一个流传久远的传说中,一名叫姜的女子因为在野外踩上了上帝足迹而心动有孕。孩子生下之后 ,姜以为不祥,就试图抛弃他。孩子先被抛弃在隘巷中,路过的牛羊都不踩他;又被抛弃在树林里 ,却被前去伐木的人抱回;第三次被抛弃在寒冰上,却见一群大鸟张开翅膀来覆盖他 。姜终被感动,抚养这个孩子长大。这孩子就是周人的先祖——后稷。
根据文献的记载 ,后稷最早居住地在“邰”,他的后代公刘将族人迁居至“豳”,至古公父时又迁居至“歧下”。《诗经》在描述这个过程时说 ,“古公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 ,至于歧下 。 ”在《诗经》中,这个“歧下”被描述成一片丰饶富足的土地,周人在此划定田亩,筑建宫室 ,厘定官职,建立都邑。经过近百年生息,逐步积聚起“剪商”的力量。
千百年来 ,对于“邰 ”和“豳”的地点,后人一直争论不休,但是对于“歧下”——这个周人的早期都邑 ,却少有争执 。在文献中,“歧下 ”一直被认为是在陕西岐山 、扶风两县北部交界的地方——周原。但是,随着距离周原30公里的周公庙遗址墓地在10月中旬发掘工作的开始 ,这个传统的观念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也就是说,“歧下”可能是在(狭义的)周原之外。
存疑
早在上世纪40年代,中国的考古学者即开始进行寻找西周都城的工作 。考古学大师石璋如是最早到陕西寻访文献中提到的周人发祥地周原的人 ,他当时还考察了周人在“歧下”之后建立的都城“京 ”和“镐京”。
实际上,周原作为周人灭商之前的聚居地,不但为文献所记载,也同时被此处自清代以来不断出土的大量西周青铜器所旁证。
著名的青铜重器毛公鼎、大盂鼎、小盂鼎、克鼎 、散氏盘等即出土于此处 。因此 ,当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者开始对周人都邑进行科学系统的考古调查时,目光首先聚焦到了这里。
而周原似乎也并没有辜负众人的期盼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考古发掘,考古学者在此发现了大量周人的文化遗存。这其中既有层出不穷的青铜器窖藏、丰富的周代甲骨,也有大量的周人墓葬群、同时还有大型的建筑遗址 。其中又以1976年收获最丰。
当年 ,考古学者不但发现了凤雏 、召陈两处西周大型建筑基址群,还出土了大量甲骨。至当年底,周原区域内的庄白村一号窖藏一次出土了103件青铜器 ,这是百年来周原地区窖藏出土青铜器最多最完整的一次。其中的青铜器墙盘上有铭文284字,详细追颂了文、武、成 、康、昭、穆等周王的伟绩,为文献中记载的周王世系提供了最直接的说明 。
以此种种发现 ,似乎都在提示人们一个结果——周原就是周人的早期都邑“歧下”所在。
但是,在这些丰富的发现中,也隐藏有种种缺憾。一是在此区域内发现的先周文化遗存(武王灭商以前周人的生活痕迹)并不多——如果这里就是古公父迁歧之所,那么至武王灭商时 ,周人在此应有百年的发展史,这在考古中应该得到不少证据,但是却很少 。同时 ,人们对在周原发现的大型建筑遗址的性质和具体时期存在诸多争论,这也影响了以此为基础的许多判断。另外,最为关键的是——周代王陵至今无迹可寻 ,虽然经过了考古学者在周边区域的多方探寻,却终无结果。
自1999年开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陕西考古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联合组成周原考古队再一次对周原地区进行新的田野发掘工作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师徐天进开始对周原的性质产生了新的考量。
徐首先发现,在周原出土的有铭文的数百件铜器中,非姬姓贵族的铜器占92.18% ,姬姓贵族的铜器只占7.82%,而且这些铜器的年代多集中在西周中晚期,这与周原的政治中心地位颇有不合。
对周原大型建筑基址和墓葬以及铜器关系的重新思考,也使得徐对周原真正的地位产生了自己的看法:或许这些青铜窖藏和墓地以及大型建筑可能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它们拥有共同的主人 。那么,在10平方公里的遗址面积内,姬姓周人又该居住何处呢?周原会不会只是西周时期不同氏族的贵族为中心的聚居区 ,而并非周人早期的都邑呢?
以此为出发点,徐天进带领他的学生开始在周原遗址之外进行新的调查,以期发现“歧下 ”的新线索。
发现
2003年12月 ,徐天进带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实习学生对周原30公里外的岐山周公庙遗址进行调查。之所以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徐天进解释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处过去曾出土过先周时期的青铜器 ,另一方面这里还出土过大型建筑才使用的砖和瓦等建筑材料 。
周公庙位于岐山县城西北7.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始建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是唐高祖李渊缅怀周公姬旦德贤勤政 ,下诏于岐之古卷阿腹地为周公建立的专祠。一直以来,由于文献中缺乏记述,人们并没将此地与周人都邑建立什么联系。
似乎是上天对勤于思考者的奖励,在短短的为期4天的考察中 ,北大这支考古队伍竟然有了惊世的发现。12月14日,两片刻有字迹的周代甲骨在周公庙南的一处沟渠下被发现 。其中一片甲骨刻有38字,这也是迄今为止所见字数最多的周代甲骨。
这一发现引发了学界震动 ,北京大学和陕西考古研究所很快联合组建了周公庙考古队,对周公庙遗址进行更大规模的钻探和调查。一个个更加引人瞩目的发现由此拉开序幕 。在随后几个月的发掘中,考古队前后发现了760多片甲骨残片 ,初步辨识有甲骨文字420余字。这些甲骨文内容包含丰富,其中带有“周公”字样的甲骨有四片,这也是甲骨中首次出现“周公”的记载。
更令人震惊的是 ,众多高等级墓葬也相继被发现 。到目前为止,周公庙考古队已经勘探出大型墓葬22座,其中有4条墓道的就多达10座 ,3墓道、2墓道和单墓道墓葬各4座,另有陪葬坑14座。
有无墓道以及墓道多少一直是考古学界借以判断墓主身份等级的标志。根据古代的礼制,墓道多者等级必然高 。而4墓道则被认为是王陵的标志。而在此之前,除了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发现了不规则的4墓道墓葬外 ,在周代考古的实践中,还从未发现过真正的四墓道大墓。
另外,在这些墓葬的外围还发现了1500余米的夯土围墙和6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 ,以及大量先周时期的空心砖 、条砖和板瓦 。在大墓遗址西侧的“东三爪”一带,又发现了192座中型墓葬。这一切,都使得这些墓主的身份变得非比寻常。难道这些墓葬就是学者们苦苦寻觅的周王陵?面对这些 ,学者们既表现出无比兴奋,同时又出言谨慎。
在已有的文献线索中,早期的周王应该下葬于“毕 ” 。对于“毕”的判断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在长安郭杜镇或是咸阳原一带。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曾经在咸阳原的两座陵前立碑,认为此为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陵墓,而当地也据此改名周陵乡。但经后世考古钻探 ,此二陵皆为汉墓 。于是,寻找周王陵的重点就一直放在了长安县境内。尽管至今踪迹渺茫,但是谁也不敢轻易否认文献中的线索,而立即承认之前完全出乎意料的周公庙遗址。
众多学者根据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的“周公”字样 ,判断周公庙遗址很可能为周公的采邑 。而协助武王灭商,又辅佐成王的周公则完全有资格以王的礼仪下葬。另外,目前所发现的4墓道墓葬形制较小 ,其规模与人们想象中的王陵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周公旦或其后代以王礼下葬于此似乎成为目前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而徐天进则更倾向于这里既是周公的采邑又是古公父所建都邑,“所有线索都表明 ,该遗址应该是一处具有都邑性质的遗址 。 ”
解惑
2004年9月中旬,周公庙遗址考古队接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同意对其中两座墓葬进行试掘。试掘工作从10月17日正式启动。考古队试掘的是18号墓和32号墓 ,从目前的进展看,32号墓已经遭到严重的盗掘,而18号墓暂时看来还安然无恙 。这似乎也寄托着破解这片神秘墓地身份的希望。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先秦史教研室田旭东副教授对此满怀期盼。这位研究西周礼制多年的学者谈到 ,周公制定的周礼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影响后世近三千年,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当中。周公当时确定的礼制,不仅仅只是礼乐制度 ,而且是一套无所不包的典章制度 。这其中既包含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理念、刑罚制度,也包含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化和道德化的要求。但是从现有的文献资料中,“我们对周公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了解的太少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怎样评价这次发现都不过分。”
对长期关注周代都城研究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商周研究室主任张天恩来说,最希望看到的则是墓葬中能够出土带有铭文的铜器或是刻字的甲骨 。他说 ,“这将对研究周人历史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但他同时对周公庙遗址或为周人早期都邑的观点持审慎态度。他表示要满足周人早期都邑的条件十分苛刻,不但要有大型的建筑、高等级的墓葬,大量青铜器 ,同时,作为灭商之前的周人聚居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口规模 ,力量不能太弱小,因此应该有大面积先周居住区 。而周公庙遗址,从目前的发掘现状来看,并不完全具备这些特征。
张天恩还对周原地区出土的姬姓铜器少于其他姓氏铜器的现象做出了解释。他认为这很有可能与姬姓贵族被大量分封到外地有关 。“在墓葬发掘没有最终完成之前 ,做出任何结论都太早。但无论怎样,周原对于周人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
2004年10月26日,位于凤凰山南麓的坡地上 ,周公庙遗址墓地的发掘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着 。晚秋的阳光照射在这片3000年前周人曾经活动的山岗上,南望则是一览无遗的平坦台地。考古队队长王占奎正指挥着工人将墓内的浮土一铲一铲地取出。一座四边带有墓道的中字型墓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见轮廓。或许是生怕遗漏了任何线索,工程的进度只能以厘米来计算 。这无疑使得所有关心这座墓葬结果的人感到焦急。但谁也不知道 ,在这些工人下一铲挖下去之后,到底会有怎样的发现?
<史记 卷三 殷本纪第三>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 ,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帝乙崩 ,
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 ,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
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 ,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乐,嬖於妇人 。爱妲己,妲
己之言是从。於是使师涓作新*声 ,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
而盈钜桥之粟 。益收狗马奇物 ,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
慢於鬼神 。大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 ,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
长夜之饮。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 ,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 、
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 。九侯女不憙*,纣怒 ,杀之,而醢九侯。鄂
侯争之强,辨之疾 ,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 。崇侯虎知之,以告纣 ,纣囚
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
献洛西之地 ,以请除炮格之刑 。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
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 ,好利,殷人弗亲 。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
益疏。
西伯归 ,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 。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
重。王子比干谏 ,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及西伯伐饥国 ,灭之,
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恐 ,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假人元龟,无敢知吉,
非先王不相我后人 ,维王*虐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安食 ,不虞知天性,不迪
率典 。今我民罔不欲丧,曰‘天曷不降威 ,大命胡不至’?今王其柰何?”纣曰:
“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 ”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
伐 ,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武王曰:“尔未
知天命。”乃复归。
纣愈*乱不止 。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 ,遂去。比干曰:“为人
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乃强谏纣 。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
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 ,纣又囚之 。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
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 。纣走入,登鹿
台 ,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杀妲己 。释箕子之囚 ,
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封纣子武庚 、禄父,以续殷祀 ,令修行盘庚之政。殷
民大说 。於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 。
周武王崩 ,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於宋,以续
殷后焉。
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 ,自成汤以来,采於书诗。契为子姓,其后分封 ,
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 、宋氏、空桐氏、稚氏 、北殷氏、目夷氏 。孔子曰,殷
路车为善 ,而色尚白。
译文
乙帝的长子叫微子启。启的母亲地位低贱,因而启不能继承帝位。乙帝的小儿子叫辛,辛的母亲是正王后 ,因而辛被立为继承人 。乙帝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辛帝 ,天下都管他叫“纣”,因为谥法上“纣”表示残义损善。
纣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 ,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 ,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 。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 ,放荡作乐,宠爱女人。他特别宠爱妲己,一切都听从妲己的 。他让乐师涓为他制作了新的俗乐 ,北里舞曲,柔弱的歌。他加重赋税,把鹿台钱库的钱堆得满满的 ,把钜桥粮仓的粮食装得满满的。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满了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 ,放置在里面 。他对鬼神傲慢不敬。他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用酒当做池水 ,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 ,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纣如此荒*无度,百姓们怨恨他 ,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 。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格的酷刑,让人在涂满油的铜柱上爬行 ,下面点燃炭火,爬不动了就掉在炭火里。纣任用西伯昌、九侯 、鄂侯为三公。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献给了纣,她不喜*荡 ,纣大怒,杀了她,同时把九侯也施以醢(hǎi ,海)刑,剁成肉酱。鄂侯极力强谏,争辩激烈 ,结果鄂侯也遭到脯(fǔ,斧)刑,被制成肉干 。西伯昌闻见此事 ,暗暗叹息。崇侯虎得知,向纣去告发,纣就把西伯囚禁在羑(yǒu ,有)里。西伯的僚臣闳(hóng,宏)夭等人,找来了美女奇物和好马献给纣,纣才释放了西伯 。西伯从狱里出来之后 ,向纣献出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请求废除炮格的酷刑。纣答允了他,并赐给他弓箭大斧 ,使他能够征伐其他诸侯,这样他就成了西部地区的诸侯之长,就是西伯。纣任用费仲管理国家政事 。费仲善于阿谀 ,贪图财利,殷国人因此不来亲近了。纣又任用恶来,恶来善于毁谤 ,喜进谗言,诸侯因此越发疏远了。
西伯回国,暗地里修养德行 ,推行善政,诸侯很多背叛了纣而来归服西伯 。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王子比干劝说纣,纣不听。商容是一个有才德的人 ,百姓们敬爱他,纣却黜免了他 。等到西伯攻打饥国并把它灭掉了,纣的大臣祖伊听说后既怨恨周国 ,又非常害怕,于是跑到纣那里去报告说:“上天已经断绝了我们殷国的寿运了。不管是能知天吉凶的人预测,还是用大龟占卜 ,都没有一点好征兆。我想并非是先王不帮助我们后人,而是大王您荒*暴虐,以致自绝于天 ,所以上天才抛弃我们,使我们不得安食,而您既不揣度了解天意 ,又不遵循常法。如今我国的民众没有不希望殷国早早灭亡的,他们说:‘上天为什么还不显示你的威灵?灭纣的命令为什么还不到来?’大王您如今想怎么办呢? ”纣说:“我生下来做国君,不就是奉受天命吗?”祖伊回国后说:“纣已经无法规劝了!”西伯昌死后,周武王率军东征 ,到达盟津时,诸侯背叛殷纣前来与武王会师的有八百国 。诸侯们都说:“是讨伐纣的时候了! ”周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天命。”于是又班师回国了。
纣更加*乱,毫无止息 。微子曾多次劝谏 ,纣都不听,微子就和太师、少师商量,然后逃离了殷国。比干却说:“给人家做臣子 ,不能不拚死争谏。”就极力劝谏 。纣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 ”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箕子见此情形很害怕 ,就假装疯癫去给人家当了奴隶 。纣知道后又把箕子囚禁起来。殷国的太师、少师拿着祭器、乐器,急急逃到周国。周武王见时机已到,就率领诸侯讨伐殷纣 。纣派出军队在牧野进行抵抗。周历二月初五甲子那一天 ,纣的军队被打败,纣仓皇逃进内城,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 ,跑到火里自焚而死。周武王赶到,砍下他的头,挂在太白旗竿上示众。周武王又处死了妲己 ,释放了箕子,修缮了比干的坟墓,表彰了商容的里巷 。封纣的儿子武庚禄父 ,让他承续殷的祭祀,并责令他施行盘庚的德政,殷的民众非常高兴。于是 ,周武王做了天子。因为后世人贬低帝这个称号,所以称为王 。封殷的后代为诸侯,隶属于周。
周武王逝世后 ,武庚和管叔 、蔡叔联合叛乱,周成王命周公旦诛杀他们,而把微子封在宋国,来延续殷的后代。
太史公说:我是根据《诗经》中的《商颂》来编定契的事迹的 ,自成汤以来,很多史实材料采自《尚书》和《诗经》 。契为子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到各国 ,就以国为姓了,有殷氏、来氏、宋氏 、空桐氏、稚氏、北殷氏 、目夷氏等。孔子曾经说过,殷人的车子很好 ,那个时代崇尚白色。
<史记 卷四 周本纪第三>
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 。西伯曰文王 ,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
季之法,笃仁 ,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
夷 、叔齐在孤竹 ,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 。太颠、闳夭、散宜生 、鬻子、辛甲
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崇侯虎谮西伯於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 ,将不利於帝。”帝
纣乃囚西伯於羑里。闳夭之徒患之 。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 ,
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 ,况其多
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曰:“谮西伯者 ,崇侯虎也 。 ”
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炮格之刑。纣许之。
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 。於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 ,
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 ,相谓曰:“吾所争,周
人所耻,何往为 ,只取辱耳 。”遂还,俱让而去。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
君”。
明年 ,伐犬戎 。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殷之祖伊闻之 ,惧,以告帝
纣。纣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 ”明年,伐邘 。明年,伐崇侯虎。而作
丰邑 ,自岐下而徙都丰。明年,西伯崩,太子发立 ,是为武王 。
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诗人道西伯,盖
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 。后十年而崩 ,谥为文王。改法度,制正朔矣。追尊
古公为太王,公季为王季:盖王瑞自太王兴 。
武王即位 ,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 、毕公之徒左右王 ,师修文王绪
业。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 。为文王木主,载以车 ,中军。武
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乃告司马、司徒、司空 、诸节:“齐
栗 ,信哉!予无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 ,毕立赏罚,以定其功。”遂兴
师 。师尚父号曰:“总尔众庶,与尔舟楫 ,后至者斩。”武王渡河,中流,白鱼
跃入王舟中 ,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 ,其色
赤,其声魄云 。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武王曰:“女未知天命 ,未可也 。 ”乃还师归。
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 ,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
器而奔周 。於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文王,遂
率戎车三百乘 ,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 ,
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 。曰:“孳孳无怠!”武王乃作太誓,告于众庶:“今殷
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 ,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
之乐 ,乃为*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 ,不
可再,不可三! ”
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乃誓。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
麾 。曰:“远矣西土之人!”武王曰:“嗟!我有国冢君 ,司徒、司马 、司空,
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 、蜀、羌、髳 、微、纑、彭、濮人 ,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 ,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
惟家之索’ 。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 ,昬弃其家国,遗其
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 ,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
轨于商国。今予发维共行天之罚。今日之事 ,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
哉!不过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 ,勉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罴,如豺
如离 ,于商郊,不御克奔,以役西土 ,勉哉夫子!尔所不勉,其于尔身有戮 。 ”
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 ,陈师牧野。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
驰帝纣师 。纣师虽众 ,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
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纣走 ,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
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 ,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
商国 ,商国百姓咸待於郊。於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
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 。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 ,三发而后下车,以轻
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 ,县大白之旗。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 。武
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 ,县其头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复军。
公季去世,儿子昌继位,这就是西伯 。西伯也就是文王 ,他继承后稷 、公刘的遗业,效法古公、公刘的法则,一心一意施行仁义 ,敬重老人,慈爱晚辈。对贤士谦下有礼,有时到了中午都顾不上吃饭来接待贤士 ,士人因此都归附他。伯夷、叔齐在孤竹国,听说西伯非常敬重老人,就商量说为什么不去投奔西伯呢?太颠 、闳(hōng ,洪)夭、散宜生、鬻(yù,玉)子 、辛甲大夫等人都一起归顺了西伯 。
崇侯虎向殷纣说西伯的坏话,他说:“西伯积累善行、美德,诸侯都归向他 ,这将对您不利呀!”于是纣帝就把西伯囚禁在羑(yǒu,有)里。闳夭等人都为西伯担心,就设法找来有莘氏的美女 ,骊戎地区出产的红鬃白身、目如黄金的骏马,有熊国出产的三十六匹好马,还有其他一些珍奇宝物 ,通过殷的宠臣费仲献给纣王。纣见了这些非常高兴,说:“这些东西有了一件就可以释放西伯了,何况这么多呢! ”于是赦免了西伯 ,还赐给他弓箭斧钺,让他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 。纣说:“说西伯坏话的是崇侯虎啊!”西伯回国之后就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请求纣废除炮格的刑法 ,这种刑罚就是在铜柱上涂上油,下面烧起炭火,让受罚者爬铜柱,爬不动了就落在炭火里。纣答应了西伯的请求。
西伯暗中做善事 ,诸侯都来请他裁决争端。当时,虞国人和芮(ruì,瑞)国人发生争执不能断决 ,就一块儿到周国来 。进入周国境后,发现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人们都有谦让长者的习惯。虞 、芮两国发生争执的人 ,还没有见到西伯,就觉得惭愧了,都说:“我们所争的 ,正是人家周国人以为羞耻的,我们还找西伯干什么,只会自讨耻辱罢了。”于是各自返回 ,都把田地让出然后离去 。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说:“西伯恐怕就是那承受天命的君王。 ”
第二年,西伯征伐犬戎。下一年,征伐密须 。又下年 ,打败了耆(qí,其)国。殷朝的祖伊听说了,非常害怕 ,把这些情况报告给纣帝。纣说:“我不是承奉天命的人吗?他这个人能干成什么!”次年,西伯征伐邘 。次年,征伐崇侯虎。营建了丰邑 ,从岐下迁都到丰。次年,西伯逝世,太子发登位 ,这就是武王 。
西伯在位大约五十年。他被囚禁在羑里的时候,据说曾经增演《易》的八卦为六十四卦。诗人称颂西伯,说他断决虞、芮争执以后 ,诸侯们尊他为王,那一年就是他承受天命而称王的一年。后来过了九(十)年逝世,谥为文王 。他曾改变了殷之律法制度,制定了新的历法。曾追尊古公为太王 ,公季为王季:那意思就是说,大概帝王的瑞兆是从太王时开始兴起的。
武王登位,太公望任太师 ,周公旦做辅相,还有召公、毕公等人辅佐帮助,以文王为榜样 ,承继文王的事业 。
武王受命第九年,在毕地祭祀文王。然后往东方去检阅部队,到达盟津。制做了文王的牌位 ,用车载着,供在中军帐中 。武王自称太子发,宣称是奉文王之命前去讨伐 ,不敢自己擅自作主。他向司马 、司徒、司空等受王命执符节的官员宣告:“大家都要严肃恭敬,要诚实啊,我本是无知之人,只因先祖有德行 ,我承受了先人的功业。现在已制定了各种赏罚制度,来确保完成祖先的功业 。”于是发兵。师尚父向全军发布命令说:“集合你们的兵众,把好船桨 ,落后的一律斩杀。”武王乘船渡河,船走到河中央,有一条白鱼跳进武王的船中 ,武王俯身抓起来用它祭天了 。渡过河之后,有一团火从天而降,落到武王住的房子上 ,转动不停,最后变成一只乌鸦,赤红的颜色 ,发出魄魄的鸣声。这时候,诸侯们虽然未曾约定,却都会集到盟津,共有八百多个。诸侯都说:“纣可以讨伐了! ”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天命 ,现在还不可以。”于是率领军队回去了 。
过了两年,武王听说纣昏庸暴虐更加严重,杀了王子比干 ,囚禁了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着乐器逃奔到周国来了。于是武王向全体诸侯宣告说:“殷王罪恶深重,不可以不讨伐了!”于是遵循文王的遗旨,率领战车三百辆 ,勇士三千人,披甲战士四万五千人,东进伐纣 。第十一年十二月戊午日 ,军队全部渡过盟津,诸侯都来会合。武王说:“要奋发努力,不能懈怠! ”武王作了《太誓》 ,向全体官兵宣告:“如今殷王纣竟听任妇人之言,以致自绝于天,毁坏天、地 、人的正道,疏远他的亲族弟兄 ,又抛弃了他祖先传下的乐曲,竟谱制*荡之声,扰乱雅正的音乐 ,去讨女人的欢心。所以,现在我姬发要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 。各位努力吧,不能再有第二次 ,不能再有第三次!”
二月甲子日的黎明,武王一早就来到商郊牧野,举行誓师。武王左手拿着**大斧 ,右手拿着有旄(máo,毛)牛尾做装饰的白色旗帜,用来指挥。说:“辛苦了 ,西方来的将士们!”武王说:“喂!我的友邦的国君们,司徒、司马、司空 、亚旅、师氏各位卿大夫们,千夫长、百夫长各位将领们,还有庸人 、蜀人、羌人、鬃人 、微人、?人、彭人 、濮人 ,高举你们的戈,排齐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 ,让我们来发誓! ”武王说:“古人有句老话:‘母鸡不报晓 。母鸡报晓,就会使家毁败。’如今殷王纣只听妇人之言,废弃祭祀祖先的事不加过问 ,放弃国家大政,抛开亲族兄弟不予任用,却纠合四方罪恶多端的逃犯 ,抬高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 ,使用他们,让他们欺压百姓,在商国为非作歹。现在我姬发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 。今天我们作战,每前进六步七步 ,就停下来齐整队伍,大家一定要努力呀!刺击过四五次、六七次,就停下来齐整队伍 ,努力吧,各位将士!希望大家威风勇武,像猛虎 ,像熊罴,像豺狼,像蛟龙。在商都郊外 ,不要阻止前来投降的殷纣士兵,要让他们帮助我们西方诸侯,一定要努力呀 ,各位将士!你们谁要是不努力,你们自身就将遭杀戮!”誓师完毕,前来会合的诸侯军队,共有战车四千辆 ,在牧野摆开了阵势。
帝纣听说武王攻来了,也发兵七十万来抵抗武王。武王派师尚父率领百名勇士前去挑战,然后率领拥有战车三百五十辆、士卒两万六千二百五十人、勇士三千人的大部队急驱冲进殷纣的军队 。纣的军队人数虽多 ,却都没有打仗的心思,心里盼着武王赶快攻进来。他们都掉转兵器攻击殷纣的军队,给武王做了先导。武王急驱战车冲进来 ,纣的士兵全部崩溃,背叛了殷纣 。殷纣败逃,返回城中登上鹿台 ,穿上他的宝玉衣,投火自焚而死。武王手持太白旗指挥诸侯,诸侯都向他行拜礼 ,武王也作揖还礼,诸侯全都跟着武王。武王进入商都朝歌,商都的百姓都在郊外等待着武王 。于是武王命令群臣向商都百姓宣告说:“上天赐福给你们!”商都人全都拜谢,叩头至地 ,武王也向他们回拜行礼。于是进入城中,找到纣自焚的地方。武王亲自发箭射纣的尸体,射了三箭然后走下战车 ,又用轻吕宝剑刺击纣尸,用**大斧斩下了纣的头,悬挂在大白旗上 。然后又到纣的两个宠妃那里 ,两个宠妃都上吊自杀了。武王又向她们射了三箭,用剑刺击,用黑色的大斧斩下了她们的头 ,悬挂在小白旗上。武王做完这些才出城返回军营 。
第二天,清除道路,修治祭祀土地的社坛和商纣的宫室。开始动工时 ,一百名壮汉扛着有几条飘带的云罕旗在前面开道。武王的弟弟叔振铎护卫并摆开了插着太常旗的仪仗车,周公旦手持大斧,毕公手持小斧,待卫在武王两旁。散宜生 、太颠、闳夭都手持宝剑护卫着武王 。进了城 ,武王站在社坛南大部队的左边,群臣都跟在身后。毛叔郑捧着明月夜取的露水,卫康叔封辅好了公明草编的席子 ,召公奭(shì,式)献上了彩帛,师尚父牵来了供祭祀用的牲畜。伊佚朗读祝文祝祷说:“殷的末代子孙季纣 ,完全败坏了先王的明德,侮慢鬼神,不进行祭祀 ,欺凌商邑的百姓,他罪恶昭彰,被天皇上帝知道了 。 ”于是武王拜了两拜 ,叩头至地,说:“承受上天之命,革除殷朝政权,接受上天圣明的旨命。”武王又拜了两拜 ,叩头至地,然后退出。
<史记 齐太公世家>
译文
太公望吕尚,是东海边之人 。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 ,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 、商两代 ,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 。吕尚本姓姜 ,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吕尚曾经穷困,年老时 ,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西伯于是出猎 ,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与太公谈论后西伯大喜,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 ,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 ”因此称吕尚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有人说 ,太公博学多闻,曾为商纣做事 。商纣无道,太公就离开了。四处游说列国诸侯 ,未得知遇之君,最终西行归依周西伯。有人说,吕尚乃一处士 ,隐居海滨 。周西伯被囚禁在羑(yǒu,有)里时,西伯之臣散宜生、闳(hóng,宏)夭久闻吕尚之名而召请他。吕尚也认为“听说西伯贤德 ,又一贯尊重关心老年人,何不前往?”此三人为了营救西伯,寻找美女奇宝 ,献给纣王,以赎取西伯。西伯因此得以被释,返回周国 。虽然吕尚归周的传说各异 ,但大旨都认为他是文王武王之师。
周西伯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暗中和吕尚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 ,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周西伯为正清平,尤其在明断虞 、芮(ruì,瑞)二国的国土争讼后 ,被诗人称道为膺受天命的文王 。西伯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
文王死后,武王即位 。九年 ,武王想继续完成文王的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响应。军队出师之际,被尊称为“师尚父”的吕尚左手拄持黄钺(yuè ,月),右手握秉白旄誓师,说:“苍兕(sì ,似)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 ,迟者斩首。 ”于是兵至盟津。各国诸侯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 。诸侯都说:“可以征伐商纣了。”武王说:“还不行。”班师而还,与太公同写了《太誓》 。
又过二年,商纣杀死王子比干 ,囚禁了箕子。武王又将征伐商纣,占卜一卦,龟兆显示不吉利,风雨突至。群臣恐惧 ,只有太公强劝武王进军,武王于是出兵 。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师 ,进伐商纣。商纣军队彻底崩溃。商纣回身逃跑,登上鹿台,于是被追杀 。第二天 ,武王立于社坛之上,群臣手捧明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 ,师尚父牵来祭祀之牲,史佚(yì,义)按照策书祈祷 ,向神只禀告讨伐罪恶商纣之事。散发商纣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发放商纣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以赈济贫民。培筑加高比干之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 。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国 ,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开始创造新时代。上述诸事多半是采用师尚父的谋议。
此时武王已平定商纣,成为天下之王 ,就把齐国营丘封赏给师尚父。师尚父东去自己的封国,边行边住,速度很慢 。客舍中的人说他:“我听说时机难得而易失。这位客人睡得这样安逸 ,恐怕不是去封国就任的吧。 ”太公听了此言,连夜穿衣上路,黎明就到达齐国 。正遇莱侯带兵来攻 ,想与太公争夺营丘。营丘毗邻莱国。莱人是夷族,趁商纣之乱而周朝刚刚安定,无力平定远方 ,因此和太公争夺国土 。
太公到齐国后,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 ,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 ,齐成为大国。到周成王年幼即位之时,管蔡叛乱,淮夷也背叛周朝 ,成王派召(shào,绍)康公命令太公说:“东至大海,西至黄河 ,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此间五等诸侯 ,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讨伐。”齐因此可以征讨各国,形成大国、定都营丘 。
关于“天庭天仙都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南蝶]投稿,不代表微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kokqq.com/cshi/202505-83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微乐号的签约作者“南蝶”!
希望本篇文章《天庭天仙都有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微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天庭天仙都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天庭天仙都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神 仙 的 等...